-
青海海东民和县古鄯镇柴沟童家山下马家堡,马家堡址位于柴沟马家堡村,童家山烽火台下,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0米。墙夯筑,残高5米,基宽2米,项宽0.3米,夯土层厚0.1米。南北各开一门,宽5米。西北角残缺长约20米墙体。文物部门调查时地面未见文化遺物。2023/5/20,拍摄。
Majiabao,undertheTongjiaMounta
|
青海海东民和县古鄯镇柴沟 |
 |
Majiabao,undertheTongjiaMounta |
|
-
青海海东民和县古鄯镇柴沟童家山顶烽火台,圆形,有两层围城,中间是土墩,外围直径40米。其位于西沟乡东南面,古鄯镇北面,距古鄯镇直线距离2.8公里。行政区划属于巴州镇。距童家山顶烽火台南面400米处另有一座小的哨所,童家山顶烽火台西面山下是马家堡,彼此之间应该有一些关联。具体修建年代应该与周边烽火台相同,属于青海境内明长城防御体系。2023/5/20,拍摄。
TongjiaMountainBeaconTowerinHa
|
青海海东民和古鄯镇童家山 |
 |
TongjiaMountainBeaconTowerinHa |
|
-
青海海东民和县西沟乡南塬村古城塬古城,《青海古城考辨》记载:“距民和川口镇约18公里,距浩门河口约21 公里,南经柴沟、古都至黄河赵木波约78公里。古城在巴州川内东沟、西沟二水交汇处的古城源上。城呈长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觉 500米,残高0.8-1.5米,基觉1.5米,夯土筑,夯土层厚0.06-0.09 米。有内外两重城垣。城址在平益士地时遭到严重破坏,城内路暴露遗物较少。对于这座古城,历代史志均无记载,笔者认为它应是汉代允吾城。”
杨琪昌在《去西沟,探寻“戏剧活化石”的秘密》中写到:“南垣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这里有宋代建起的巴暖古城,与凉坪村的烽火台遥遥相对,有陇西太守马援征服羌人筑起的点将台,这里还出土了不少马场类型的陶罐,发掘了不少汉代古墓。南垣村南面有个山垣,现名为古城。为何叫古城?何时所建?民和县文联出版的《民和史话》中介绍晋兴郡古城遗址中说道:据《西宁府新志》晋兴郡古城条云:“在县治东南小晋兴城南。晋永宁中,分西平郡界置郡。统左南等县。按通志以此为小晋兴郡,非是。”小晋兴古城条云:“在晋兴郡北。按《水经注》:‘湟水东南迳小晋兴城北,故都尉治。阚骃曰:允吾县西四十里,有小晋兴是也。”后经本省部分地方志专家和本县地方史志工作者考证,晋兴郡古城位于民和县西沟乡古城塬村北,为前凉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60米,城墙为夯筑,残高0.8米至15米。城内散见筒形瓦、板瓦及灰陶片,疑为前凉时所置晋兴郡古城。”
在我实际拍摄中发现南塬村南面是古城村,古城村西面山根可以拍到古城墙遗址,航拍也无法看清古城轮廓。村民说:古城村南面也有一些城墙痕迹。2023/5/20, 拍摄。
NanyuanVillage,XigouTownship,M
|
青海海东民和县西沟乡南塬 |
 |
NanyuanVillage,XigouTownship,M |
|
-
青海海东民和县张家寺古城,位于民和县满坪镇张家寺村,亦称“延寿寺”。位于川口镇南36公里处,川亭公路在此经过,藏语称“张家大乘法轮洲”。相传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属塘尔垣寺系统。1958年前有僧房146 间,土地86.2亩,树林2处,寺僧17人(其中活佛⒈人,名周有年,汉族)。每年于正月初八日举行观经会,有跳欠活动,信仰者为当地180多户土、汉族群众,共7个自然村。该寺“文革”期间拆除,1998年批准开放,现修复殿堂25间,僧舍5间,有寺僧7人(内完德4人)。寺院建在古城堡内,古城正方形,周长约400米,四面建有角楼,东开门,其余三面还有马面。古城修建年代和有关历史未能查找到。2023/5/19,拍摄。
ZhangjiasiAncientCity,MinheCou
|
青海海东民和县张家寺古城 |
 |
ZhangjiasiAncientCity,MinheCou |
|
-
卡地卡哇寺古城,位于青海省海民和县甘沟乡南的静宁村。据传,卡地卡哇建寺前古堡城内曾设过官邸衙门,城墙东西长160米,南北长185米,墙高11米至15米,基宽5米至7米,夯土层0.1米至0.2米。开东门,有瓮城,长30米,宽12米。城角及西南、北墙有马面,长10米,宽2.5米。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国师索南桑布带一尊释迦佛像来此建寺,一日,见雪地上有小孩足迹沿迹寻去,发现一株旃檀树,树梢上有一乌鸦鸣叫,吐口水如金线,成悬彩,佛幡状,以为吉兆,遂在此建寺,命名为卡地卡哇寺。卡迪卡哇寺成为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民和地区所建的三大寺(即宏化、灵藏、卡地卡哇寺)之一,清代汉文文献中称之为“静宁寺”,藏语“卡地卡哇”意译为“乌鸦嘴”。据传商人仓边诺日桑布将宗喀巴大师亲绘的自画像,另绘一幅交给大师的母亲(现存塔尔寺),而将大师亲手所绘的像带到卡地卡哇寺供奉之说,故而历史上藏区许多佛教的重要人物都曾去卡地卡哇寺巡礼。清朝同治年间毁于兵焚,建国后的1958年寺院被关闭,1974年主要建筑被拆,1980年开放。寺内保存有被视为稀世珍宝的宗喀巴自画像。历史上三世达赖喇嘛曾亲临该寺巡礼,1985年经已故十世班禅提写寺名,该寺被列为青海省重点寺院之一。该城距青海省西宁市183公里。2023/5/18,拍摄。
KadikawaTempleAncientCity,Minh
|
青海海东民和县卡地卡哇寺 |
 |
KadikawaTempleAncientCity,Minh |
|
-
青海海东民和县官亭白土城,俗称丹阳城,又名黑城。位于今青海民和县南部官亭镇东约两公里中川乡政府所在地北面台地上,古城下是泉尔庄辛家,背后是一片平地,至北三四公里外才逼见的红土山一一凤凰岭。东汉安帝(106—125在位)时置,属金城郡,后废,西晋复置。北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寒(一作塞)于白土,即此处。古城近黄河,水草茂盛,明设黑城苑牧场。故城轮廓完整,城址占地120余亩,有4个城门。全城呈东西长 380米、南北宽 250水的长方型,南北两门,占地面积约9.33公顷。四面均有壕,但西面壕沟临近台垣边,垣下是低于 30米的河岸二级台地。目前瓮城、城墙、城垛、马面及城外壕沟等基本尚存,墙高4-9 米,基厚11米。且遗址内散落有大量砖、石、陶残片,曾出士朱代“崇宁通宝”、兽面纹瓦当等文物。据民间相传,宋时杨家将据此,夤夜筑城,故名黑城,又因城北依红土山,两翼向东西延展,呈丹凤朝阳之势,故又名丹阳城,并有丹阳公主、狄青盗宝等传说故事。双阳公主、丹阳公主本为两姊妹,双阳公主驻古鄯国(即今古鄯镇),丹阳公主驻唐阴国(即今丹阳城)。该城应为唃厮啰癿当城,宋代来宾城,明代设宗水监于此。2023/5/18,拍摄。
GuantingBaituCity(Heicheng,Dan
|
青海海东民和县官亭白土城 |
 |
GuantingBaituCity(Heicheng,Da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