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州贵德县玉皇阁位于贵德县河阴镇,距省会西宁114公里。是明清古建筑遗存,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建筑包括玉皇阁万寿观、文庙、佛寺、关岳庙、城隍庙、民众教育馆(现为梨馨园)六个院落及古校场(俗称隍庙场)和贵德古城。集儒、道、神为一体。贵德地处黄河谷地,曾被羌、吐谷浑、吐蕃、蒙古和中原交替控制。至南宋宝右元年(1253年),在河州(今甘肃临夏)设置吐番宣慰使都元帅府,置贵德州宣慰司,“贵德”地名首次出现。元至元八年(1271年)正式设贵德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征西将军邓愈率兵进占贵德,改贵德州为归德州。洪武九年(1376年)置必里卫,洪武十三年(1379年)贵德城筑就,万历二十年(1592年)玉皇阁建成。2020年10月21日拍摄。
Yuhuangge,guideCounty,Hainan
|
海南州贵德古城玉皇阁 |
 |
Yuhuangge,guideCounty,Hainan |
|
-
永安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5月29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 |
 |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
-
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黑石头三古城遗址, 据说这三座城址是林则徐所建,是西部战略要塞,对巩固门源地区的战略地位有特殊意义。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古城改造成了农场监狱。
黑石头西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80米。城墙夯筑,残高6米,基宽3.9米,夯土层厚0.07~0.1米,西向门。
黑石头中城址(东距东城 250米,西距西城600米) 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20米,东西宽80米。墙夯筑,残高6米,基宽3.9 米,顶宽1米,夯土层厚0.07~0.1米。城四角均有"马面"。门向不清。
黑石头东城址 ,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0米,南北宽 50米。城墙夯筑,残高6米,夯土层厚0.07~0.1米。城门不详。
2021年7月2日拍摄
Siteofheishisanancientcity,qin
|
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黑石 |
 |
Siteofheishisanancientcity,qin |
|
-
金巴台古城遗址 位于海北州门源县境北部。地处北山乡金巴台村。其为青海通往甘肃张掖的必经之路。古城南北长 230 米、东西宽 200 米,夯土筑,城墙残高 2-3 米,基宽 10 米,上部残宽 4 米,夯土层厚 9-11 厘米。门开于东墙正中,宽 10 米。城内西部有一块长 40 米、宽 30 米的台基。从此城沿老虎沟北行约 1 公里为老虎口关。自老虎沟北去,翻山出沟约 70 公里,即到皇城乡原驻地皇城滩。金巴台古城始建于 663-738 年之间,迄今已有 1300 年左右的历史。唐代,吐蕃中兴,到龙塑三年 ,吐蕃大军从西到东席卷祁连山及河西走廊,灭吐谷浑,破阁门州后在金巴台建成了“吐蕃新城”。唐开元年间,正值巅峰盛世的唐王朝,开始了对青海的大规模用兵。开元 26 年春,鄯州都督杜希望率唐军占门源,攻破吐蕃新城,改置威戎军派兵戍守。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时,吐蕃复占此城。在大唐盛世,唐蕃之间,攻城掠地的杀伐促使诗人写下了“君不见青海头,自古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时心啾啾”的凄凉诗句,给后世留下了一段悲风呼啸的历史。2021年6月27日拍摄。
Jinbataiancientcitysite,Beisha
|
海北州门源县北山乡金巴台 |
 |
Jinbataiancientcitysite,Beisha |
|
-
老虎沟口关,也称老虎沟石城 位于门源县北山乡苏吉湾村北老虎沟口东波上,是门源境内明长城遗址三段中的老虎沟口石城关口,是明代西宁卫修筑时间最早的长城。距门源县城 15 公里,此关南与上圪瘩长城3段墙体相接,东侧是一条由门源通往甘肃永昌的古道,老虎沟口关即扼守在此交通要冲处。
呈略长方形,南北宽46、东西长65米,周长 222米,面积2990平方米。东墙中部辟有关门。墙体系在自然堆积的石头山坡基础上依地形而建,就地取用毛石干垒而成。西墙的中部有一个宽1米的散水口。
关门∶开于东墙中部,门道宽5米,门道两侧的墙体高3米。
墙体∶东墙长26米,墙体高5、底宽5.1、顶宽1.4米。南墙长 46米,墙体高1.2~2.5、底宽5.1、顶宽1.6米;在西南角外侧有斜距8米长的护坡。西墙长42米,墙体高1.7、底宽5.1、顶宽1.7米;在西北角墙外有斜距8米长的护坡;另外在西墙中部距西北角 21米处,有一处散水口,深5.1、宽1米。该关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四面墙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其基本格局仍清晰可辨。2021年5月28日拍摄。
Laohugoukoupass,MenyuanCounty,
|
海北州门源县老虎沟口关( |
 |
Laohugoukoupass,MenyuanCounty,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