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影像
首 页
Home
人物
character
民俗
folk custom
服饰
Clothes & Accessories
建筑
Architecture
风光
Scenery
动物
Animal
植物
Plants
特产
Special products
纪实
Documentary
艺术
Art
专题
special
旧照
Old Photos
收藏
Collection
摄影家
photographer
视频
Video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相册展示 > 古迹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古遗址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古遗址01
    永安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5月29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古遗址02
    永安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5月29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古遗址03
    永安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5月29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古遗址04
    永安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5月29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古遗址05
    永安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5月29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古遗址06
    永安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5月29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古遗址07
    永安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5月29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08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09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10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11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12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13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14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15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16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17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18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19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20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21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22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1年12月4日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23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2/7/17, 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24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2/7/17, 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25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2/7/17, 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26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2/7/17, 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27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3/5/25, 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28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3/5/25, 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29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3/5/25, 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30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3/5/25, 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城古遗址31
    永安古城 位于距门源县 55 公里皇城乡和马场境内,皇城滩北部,皇城河东边的草滩上。据《永昌县志》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元至元年间(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 200 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南城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300 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 5 座,墩距约 50 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 9米, 皇城草原内河宽 10 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1725 年(清雍正三年),当时驻牧在青海的蒙古族首领罗布藏丹津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起兵叛乱。雍正皇帝派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前来镇压。为了使青海及西部边境永远稳定,年羹尧命提督把总王栋在甘青咽喉之地门源和大通分别修筑了永安城、大通城、白塔城等三座城池,永安城成为清王朝驻守青海的重兵之地,“永保安宁”之意。永安城屯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三千余人 。 据《西宁府新志》(卷九)载,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游击。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 438 米,东西宽353米。城墙夯筑,残高7 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0.08~0.15米。开东西两门,均有瓮城。2023/5/25, 拍摄。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古
AncientsiteofYong'anCity,Huang
友情链接: 青林摄影(网易博客) | 藏地影像微信公众号 |
电话:13897162734 18997226648    邮 箱:815530929@qq.com
藏地影像版权所有      征图信息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