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影像
首 页
Home
人物
character
民俗
folk custom
服饰
Clothes & Accessories
建筑
Architecture
风光
Scenery
动物
Animal
植物
Plants
特产
Special products
纪实
Documentary
艺术
Art
专题
special
旧照
Old Photos
收藏
Collection
摄影家
photographer
视频
Video
  相册分类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相册展示 > 建筑 Architecture
  • 贵德县查达烽火台
    贵德县查达烽火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镇查达村村东约0.5千米的黄河二级阶地之上。青海明长城调研数据描述为“其位置视野开阔。贵德至尖扎的柏油公路从西向东绕台地而行,北距黄河0.5千米,西临麻巴滩灌区二级站水渠和泵房。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1.9~2.3米,剖面呈梯形。台体用黄土夯筑而成质纯净夯层清晰,层厚0.11~0.13米。台体高8米;底部略呈正方形。边长8米;顶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4.5、东西宽4米。整体保存程度一般,四壁均有不同程度的风蚀、酥碱凹槽,凹槽深0.5-0.8、高0.7-2米,底部塌堆土高1.2-1.8米体东北角有人为攀爬脚窝。毁原因主要为自然因素的破坏,表现为纹、自然坍塌、片状剥离、风蚀、雨蚀等。此烽火台是一个独立的烽火台,周边没有相关的烽火台与之相连。”2022年3月11日拍摄。
    GuidecountyChadabeacontower
贵德县查达烽火台
GuidecountyChadabeacontower
  •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镇麻巴村麻巴滩草山的尔吉沟口,地处扎马山北的山体前端。青海省明长城调查中描述“烽火台地理位置,东至松巴峡、西至贵德城、北到河北尕让乡方向的情况均能一览无余。台体北临贵德县通往尖扎县坎布拉的柏油公路0.1千米,北距黄河0.5千米,黄河北岸贵德县尕让乡阿什贡村与此相望。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1.4-1.7米,剖面呈梯形。阿什贡烽火台是在自然堆积的黄褐土夹杂有片石的山丘上找平,就地取材台体用片石垒砌外壁,其内填充含有碎石的黄褐土,采用了石土两种材质修筑而成。火台的底部铺设较大的石块,有砂岩和火成岩。填充土呈层理结构,每层厚0.15-0.2米,未发现夯筑现象。外侧包石的石材有页岩、花岗岩、砂岩、火成岩等,多为扁平的石块,大小不等,大多为长35、宽25、厚5厘米或长30、宽15、厚10厘米的石块。视建筑情况的需要,在台体的不同部位放置有木,木为松木,直径5-12厘米。台体高5.2米;底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长5米;顶部亦呈长方形,南北长3.2、东西宽3.1米。烽火台东壁中部修筑的一道石砌台阶,其上半段修砌在东壁的壁面上,台阶大致宽0.5、深0.15、高0.2-0.3米,下半段是在台体外侧用石头砌略呈扇形斜坡状的基础,并在上面修砌台阶,其上宽1.5、下宽1.9、高1.3、长.7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程度一般。东、西、南外侧的包石部分坍塌,暴露出内部的填充土。烽火台东壁上的登台台阶局部坍塌。损毁原因主要为自然坍塌等。该烽火台是一个单独的烽火台,周边没有相关的烽火台与之相连,也未见其他遗迹,故其性质待考。”2022年3月11日拍摄。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 黄南州同仁县郭麻日古堡
    郭麻日古堡:郭麻日是原四屯之中的李屯所在地。明万历二十八年前李屯即分上下二李寨,上寨为郭麻日,下寨为尕沙日(尕沙日古寨已不存在,尽剩残垣)。据说因为上李寨寨门是红铜包裹,因此藏语称为郭麻日,意为“红色之门”。郭麻日古堡(李屯)位于同仁县北7公里的郭麻日村内,隆务河西岸台地上,依山傍水。该堡建于明代,是当时屯垦戍边建堡御敌。古堡呈长方形,东西长200米,南北长180米,占地36000平方米。墙体为黄土夯筑,基宽4米,残高10米,夯层为13-15cm,开东、西、南三门,每寨门为二层楼式,并建有嘛呢房。堡内共居住189户,1478人,古堡村民均为土族。堡内除相互贯通的深深巷道外,内部空间用中原二层楼式土木结构,使古堡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每户古民宅房连房,互相来往,深深的巷道似蜘蛛网型的迷宫,整个古堡内部结构古朴典雅,独具特色。2007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2年2月10日拍摄。
    uoMaliancientcastle,TongrenCou
黄南州同仁县郭麻日古堡
uoMaliancientcastle,TongrenCou
  • 黄南州同仁县吾屯古堡
    吾(吴)屯古堡:吾屯藏语名称“桑格雄”,被解释为“狮子洼”之意。吾屯城堡位于同仁县城北6公里的吾屯村内,隆务河东岸台地上。该堡建于明代,古堡呈长方形,东西长165米,南北长120米,占地19800平方米。墙体为黄土加沙夯筑,基宽3米,残高7米,夯层为12-15cm,开东西二门,西门二层为敌楼式,堡内居住70户,400余人,屯民均为土族,古堡建筑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关于吴屯居民来源,清乾隆时龚景瀚所著《循化志》记载:“屯兵之初,皆自内地拨住,非番人也。故今曰吴屯者,其先曾江南人,余亦有河州人。历年既久,衣服语言,渐染夷风。其人自认为土人,而官亦目之番民矣”。说明吴屯人其先民大部分来自内地,且多为汉族。也正因为如此,周围藏族称吴屯妇女为“加姆”,意为“汉族女人”;泛称吴屯人为“加么窝”,意为“半藏半汉”。吴屯分上下二庄,上庄土城习惯上称为“大城”,下庄土城俗名铁匠城,上下两庄几乎相连,中间仅隔一条小道。下庄“铁匠城”中街道名称有李巷道、杨家巷道等。城外有一小庄,名叫包家街。过去吴屯人都有汉姓,有候、包、梁、李、杨、康、穆、刘、马等。堡内居民都是热贡“唐卡、泥塑”绘画制作艺人。2008年9月,同仁县被文化部批准为全国第三个、青海唯一的“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22年2月10日拍摄。
    Wutuncastle,TongrenCounty,Huan
黄南州同仁县吾屯古堡
Wutuncastle,TongrenCounty,Huan
  • 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古堡
    年都乎古堡:年都乎是原四屯之中计屯所在地。“年都乎”一名是藏语,“年”被译为“历或法力”之意,“都”被解释为“闪电、霹雳”之意。位于同仁县城北1公里的年都乎村内,隆务河西岸台地上,始建于明代,呈梯形状,东西长345米,南北均长100米,占地34500平方米,墙体为黄土夯筑,基宽4米,夯层为14-15cm,开东、北二门,堡内共居住居民276户,1384人,古堡内村民均为土族。城堡三面筑墙,南面临悬崖。整体保存完整,布局十分精巧,紧凑,深深巷道四通八达,鳞次栉比的堡内庭院隔墙相连,院内房屋为中原式二层楼阁,古朴典雅,独具特色。年都乎人自称霍尔,是成吉思汗军队中属于多达那波大将手下的霍尔美赤裤后裔,年都人服饰上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穿红色裤子,说以前年都乎人都穿红裤子。该城堡是同仁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底蕴丰厚。堡内居民都是热贡“堆绣、唐卡”绘画艺人,被誉为“热贡堆绣之乡”。2022年2月10日拍摄。
    Nianduhuancientcastle,TongrenC
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古堡
Nianduhuancientcastle,TongrenC
  • 海南州同仁县保安古堡
    保安古堡,位于海南州同仁县城北13公里处保安镇内,隆务河东岸台地上。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明代万历年间改设“保安堡”,置保安设备署,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重新扩建。保安堡是在原脱屯之基础上建城。清雍正十年(1730年),改设“保安营”。保安四屯在保安堡中军千总王延仪守卫此地,并在计屯(年都乎城堡)、吴屯(吾屯城堡)、李屯(郭麻日城堡)、脱屯(保安古城)等四屯筑建城堡,防御“西海蒙古”。清代雍正后增设营制,增设都司衙门,成为甘青地区历史上重要的口外重镇和军事阵地,成为明清中央政府在隆务河流域控制各部落的一个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古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90米,南北长316米,占地60040平方米。墙体为黄土夯筑,夯层为10-15cm,残高10米,基宽6米,开南、北二门,城内共住居民119户,600余人。古城村民均为汉族。2022年
    Baoancastle,TongrenCounty,Hain
海南州同仁县保安古堡
Baoancastle,TongrenCounty,Hain
  • 门源县珠固寺
    珠固寺,藏语全称:"噶丹沁科林",意为"具喜法轮洲"。位于海北州门源县浩门镇72公里的寺沟村内的解放村。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原西藏哲蚌寺郭芒扎仓主持、今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者赞布·顿珠嘉措(1613—1665),受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指派,资助该静房僧人仙米尼丹巴、多隆贡巴、哇萨贡巴等将原有静房扩建为珠固寺。建寺35年后遭洪水搬迁现址重建。清雍正(1723),因罗卜藏丹津反清,珠固寺被朝廷焚毁。清雍正十年(1732),第二世敏珠尔罗桑丹增嘉猎主持重建。珠固寺建寺早于广惠寺故有广惠寺之母之说,但广惠寺势力和影响远超过珠固寺,故一般将珠固寺列为广惠寺的属寺。1910年因酥油灯焚毁大经堂,六年后,由内蒙古阿拉善美仁亲王资助重建。寺沟沟口对面是门源八景之一雾山虎豹。2020年6月25日拍摄。
    Zhugutemple,MenyuanCounty
门源县珠固寺
Zhugutemple,MenyuanCounty
  • 门源县籼米寺
    籼米寺,距离海北州门源县城50多公里,原名赛尼寺、显明寺,藏语为噶丹达杰林,意为“具喜兴旺洲”,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由西藏蛰蚌寺喇嘛才旦东主首建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上赛地赛尼沟,后重建于门源仙米讨拉沟。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罗卜藏丹津叛清事件,同年十二月清王朝派川陕总督年羹尧,四川提督岳钟琪率兵征剿,攻占西宁,次年五月,年羹尧亲自率兵到达赛地,将寺院全部烧毁。后来,四川提督岳钟琪下令该寺迁往门源地区。到清雍正三年由一等侍卫散秩大臣达鼐将原属加多寺的一半领地划归该寺,由四世阿群活佛旦增成勒尖木措主持,选择了森林茂密、依山傍水的讨拉沟,重建寺院。该寺至清乾隆时僧众达到510多人。有近400年的历史。2013年1月21日开拍。
    Xianmitemple,MenyuanCounty
门源县籼米寺
Xianmitemple,MenyuanCounty
  • 循化县岗察寺
    岗察寺,也称纲擦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岗察乡南偏东6.5公里的色格隆洼沟南面山坳,为文都寺赛卡活佛所辖寺院,属格鲁派。该寺传说建于清康熙年间,1958年关闭。1962年西北族工作会议后批准开放,当时有寺僧5人,1967年再次关闭。1980年10月22日批准开放。距循化县城31公里。2016年7月16日拍摄。
    Gangchatemple,XunhuaCounty
循化县岗察寺
Gangchatemple,XunhuaCounty
  • 西宁市南禅寺(南山寺)
    南禅寺,也称南山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南凤凰山北麓。北宋时(公元997-1065)凤凰山已建有寺院,明永乐八年形成一定规模,清光绪年间建成规模较大的殿宇建筑群。南禅寺以关帝庙为中心,有四合院五座,是本地及周边地区汉传佛教净土宗派信徒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青海省历史最古老的汉传佛教寺院。2020年7月20日拍摄。
    XiningNanchanTemple(NanshanTem
西宁市南禅寺(南山寺)
XiningNanchanTemple(NanshanTem
  • 西宁北禅寺(北山寺)
    北禅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北山上,俗称“北山寺”,又名永兴寺、土楼山、土楼观、土楼神祠等名称。 北禅寺,早先为佛教寺庙,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公元506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清末道教盛行而成为道教寺庙。“北山烟雨”是“西宁八景”之一。2020年7月20日拍摄。
    BeiChantempleinXining(BeishanT
西宁北禅寺(北山寺)
BeiChantempleinXining(BeishanT
  • 互助区药草台寺院
    药草台寺院,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区瞿昙镇药草台村,藏语称“卓仓大寺、扎西当噶、勒俄定”。离省会西宁80多公里,距乐都区西南30公里,距瞿昙镇9公里。明万历九年(1581年),三世达赖喇嘛亲临瞿昙寺释法布经,建议另辟习法之所,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建成习修法之地—扎西当噶。五世达赖也亲莅扎寺讲法和制定寺规,六世班禅从西藏札什伦布寺馈寄赠品。“文革”寺院荡为废墟,1990年重建。2020年7月21日拍摄。
    YaocaotaitempleinHuzhuDistrict
互助区药草台寺院
YaocaotaitempleinHuzhuDistrict
总计 697 个记录,共 59 页,当前第 36 页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友情链接: 青林摄影(网易博客) | 藏地影像微信公众号 |
电话:13897162734 18997226648    邮 箱:815530929@qq.com
藏地影像版权所有      征图信息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