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影像
首 页
Home
人物
character
民俗
folk custom
服饰
Clothes & Accessories
建筑
Architecture
风光
Scenery
动物
Animal
植物
Plants
特产
Special products
纪实
Documentary
艺术
Art
专题
special
旧照
Old Photos
收藏
Collection
摄影家
photographer
视频
Video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相册展示 > 古迹 >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
  •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01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镇麻巴村麻巴滩草山的尔吉沟口,地处扎马山北的山体前端。青海省明长城调查中描述“烽火台地理位置,东至松巴峡、西至贵德城、北到河北尕让乡方向的情况均能一览无余。台体北临贵德县通往尖扎县坎布拉的柏油公路0.1千米,北距黄河0.5千米,黄河北岸贵德县尕让乡阿什贡村与此相望。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1.4-1.7米,剖面呈梯形。阿什贡烽火台是在自然堆积的黄褐土夹杂有片石的山丘上找平,就地取材台体用片石垒砌外壁,其内填充含有碎石的黄褐土,采用了石土两种材质修筑而成。火台的底部铺设较大的石块,有砂岩和火成岩。填充土呈层理结构,每层厚0.15-0.2米,未发现夯筑现象。外侧包石的石材有页岩、花岗岩、砂岩、火成岩等,多为扁平的石块,大小不等,大多为长35、宽25、厚5厘米或长30、宽15、厚10厘米的石块。视建筑情况的需要,在台体的不同部位放置有木,木为松木,直径5-12厘米。台体高5.2米;底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长5米;顶部亦呈长方形,南北长3.2、东西宽3.1米。烽火台东壁中部修筑的一道石砌台阶,其上半段修砌在东壁的壁面上,台阶大致宽0.5、深0.15、高0.2-0.3米,下半段是在台体外侧用石头砌略呈扇形斜坡状的基础,并在上面修砌台阶,其上宽1.5、下宽1.9、高1.3、长.7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程度一般。东、西、南外侧的包石部分坍塌,暴露出内部的填充土。烽火台东壁上的登台台阶局部坍塌。损毁原因主要为自然坍塌等。该烽火台是一个单独的烽火台,周边没有相关的烽火台与之相连,也未见其他遗迹,故其性质待考。”2022年3月11日拍摄。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02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镇麻巴村麻巴滩草山的尔吉沟口,地处扎马山北的山体前端。青海省明长城调查中描述“烽火台地理位置,东至松巴峡、西至贵德城、北到河北尕让乡方向的情况均能一览无余。台体北临贵德县通往尖扎县坎布拉的柏油公路0.1千米,北距黄河0.5千米,黄河北岸贵德县尕让乡阿什贡村与此相望。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1.4-1.7米,剖面呈梯形。阿什贡烽火台是在自然堆积的黄褐土夹杂有片石的山丘上找平,就地取材台体用片石垒砌外壁,其内填充含有碎石的黄褐土,采用了石土两种材质修筑而成。火台的底部铺设较大的石块,有砂岩和火成岩。填充土呈层理结构,每层厚0.15-0.2米,未发现夯筑现象。外侧包石的石材有页岩、花岗岩、砂岩、火成岩等,多为扁平的石块,大小不等,大多为长35、宽25、厚5厘米或长30、宽15、厚10厘米的石块。视建筑情况的需要,在台体的不同部位放置有木,木为松木,直径5-12厘米。台体高5.2米;底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长5米;顶部亦呈长方形,南北长3.2、东西宽3.1米。烽火台东壁中部修筑的一道石砌台阶,其上半段修砌在东壁的壁面上,台阶大致宽0.5、深0.15、高0.2-0.3米,下半段是在台体外侧用石头砌略呈扇形斜坡状的基础,并在上面修砌台阶,其上宽1.5、下宽1.9、高1.3、长.7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程度一般。东、西、南外侧的包石部分坍塌,暴露出内部的填充土。烽火台东壁上的登台台阶局部坍塌。损毁原因主要为自然坍塌等。该烽火台是一个单独的烽火台,周边没有相关的烽火台与之相连,也未见其他遗迹,故其性质待考。”2022年3月11日拍摄。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03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镇麻巴村麻巴滩草山的尔吉沟口,地处扎马山北的山体前端。青海省明长城调查中描述“烽火台地理位置,东至松巴峡、西至贵德城、北到河北尕让乡方向的情况均能一览无余。台体北临贵德县通往尖扎县坎布拉的柏油公路0.1千米,北距黄河0.5千米,黄河北岸贵德县尕让乡阿什贡村与此相望。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1.4-1.7米,剖面呈梯形。阿什贡烽火台是在自然堆积的黄褐土夹杂有片石的山丘上找平,就地取材台体用片石垒砌外壁,其内填充含有碎石的黄褐土,采用了石土两种材质修筑而成。火台的底部铺设较大的石块,有砂岩和火成岩。填充土呈层理结构,每层厚0.15-0.2米,未发现夯筑现象。外侧包石的石材有页岩、花岗岩、砂岩、火成岩等,多为扁平的石块,大小不等,大多为长35、宽25、厚5厘米或长30、宽15、厚10厘米的石块。视建筑情况的需要,在台体的不同部位放置有木,木为松木,直径5-12厘米。台体高5.2米;底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长5米;顶部亦呈长方形,南北长3.2、东西宽3.1米。烽火台东壁中部修筑的一道石砌台阶,其上半段修砌在东壁的壁面上,台阶大致宽0.5、深0.15、高0.2-0.3米,下半段是在台体外侧用石头砌略呈扇形斜坡状的基础,并在上面修砌台阶,其上宽1.5、下宽1.9、高1.3、长.7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程度一般。东、西、南外侧的包石部分坍塌,暴露出内部的填充土。烽火台东壁上的登台台阶局部坍塌。损毁原因主要为自然坍塌等。该烽火台是一个单独的烽火台,周边没有相关的烽火台与之相连,也未见其他遗迹,故其性质待考。”2022年3月11日拍摄。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04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镇麻巴村麻巴滩草山的尔吉沟口,地处扎马山北的山体前端。青海省明长城调查中描述“烽火台地理位置,东至松巴峡、西至贵德城、北到河北尕让乡方向的情况均能一览无余。台体北临贵德县通往尖扎县坎布拉的柏油公路0.1千米,北距黄河0.5千米,黄河北岸贵德县尕让乡阿什贡村与此相望。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1.4-1.7米,剖面呈梯形。阿什贡烽火台是在自然堆积的黄褐土夹杂有片石的山丘上找平,就地取材台体用片石垒砌外壁,其内填充含有碎石的黄褐土,采用了石土两种材质修筑而成。火台的底部铺设较大的石块,有砂岩和火成岩。填充土呈层理结构,每层厚0.15-0.2米,未发现夯筑现象。外侧包石的石材有页岩、花岗岩、砂岩、火成岩等,多为扁平的石块,大小不等,大多为长35、宽25、厚5厘米或长30、宽15、厚10厘米的石块。视建筑情况的需要,在台体的不同部位放置有木,木为松木,直径5-12厘米。台体高5.2米;底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长5米;顶部亦呈长方形,南北长3.2、东西宽3.1米。烽火台东壁中部修筑的一道石砌台阶,其上半段修砌在东壁的壁面上,台阶大致宽0.5、深0.15、高0.2-0.3米,下半段是在台体外侧用石头砌略呈扇形斜坡状的基础,并在上面修砌台阶,其上宽1.5、下宽1.9、高1.3、长.7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程度一般。东、西、南外侧的包石部分坍塌,暴露出内部的填充土。烽火台东壁上的登台台阶局部坍塌。损毁原因主要为自然坍塌等。该烽火台是一个单独的烽火台,周边没有相关的烽火台与之相连,也未见其他遗迹,故其性质待考。”2022年3月11日拍摄。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05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镇麻巴村麻巴滩草山的尔吉沟口,地处扎马山北的山体前端。青海省明长城调查中描述“烽火台地理位置,东至松巴峡、西至贵德城、北到河北尕让乡方向的情况均能一览无余。台体北临贵德县通往尖扎县坎布拉的柏油公路0.1千米,北距黄河0.5千米,黄河北岸贵德县尕让乡阿什贡村与此相望。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1.4-1.7米,剖面呈梯形。阿什贡烽火台是在自然堆积的黄褐土夹杂有片石的山丘上找平,就地取材台体用片石垒砌外壁,其内填充含有碎石的黄褐土,采用了石土两种材质修筑而成。火台的底部铺设较大的石块,有砂岩和火成岩。填充土呈层理结构,每层厚0.15-0.2米,未发现夯筑现象。外侧包石的石材有页岩、花岗岩、砂岩、火成岩等,多为扁平的石块,大小不等,大多为长35、宽25、厚5厘米或长30、宽15、厚10厘米的石块。视建筑情况的需要,在台体的不同部位放置有木,木为松木,直径5-12厘米。台体高5.2米;底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长5米;顶部亦呈长方形,南北长3.2、东西宽3.1米。烽火台东壁中部修筑的一道石砌台阶,其上半段修砌在东壁的壁面上,台阶大致宽0.5、深0.15、高0.2-0.3米,下半段是在台体外侧用石头砌略呈扇形斜坡状的基础,并在上面修砌台阶,其上宽1.5、下宽1.9、高1.3、长.7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程度一般。东、西、南外侧的包石部分坍塌,暴露出内部的填充土。烽火台东壁上的登台台阶局部坍塌。损毁原因主要为自然坍塌等。该烽火台是一个单独的烽火台,周边没有相关的烽火台与之相连,也未见其他遗迹,故其性质待考。”2022年3月11日拍摄。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06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镇麻巴村麻巴滩草山的尔吉沟口,地处扎马山北的山体前端。青海省明长城调查中描述“烽火台地理位置,东至松巴峡、西至贵德城、北到河北尕让乡方向的情况均能一览无余。台体北临贵德县通往尖扎县坎布拉的柏油公路0.1千米,北距黄河0.5千米,黄河北岸贵德县尕让乡阿什贡村与此相望。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1.4-1.7米,剖面呈梯形。阿什贡烽火台是在自然堆积的黄褐土夹杂有片石的山丘上找平,就地取材台体用片石垒砌外壁,其内填充含有碎石的黄褐土,采用了石土两种材质修筑而成。火台的底部铺设较大的石块,有砂岩和火成岩。填充土呈层理结构,每层厚0.15-0.2米,未发现夯筑现象。外侧包石的石材有页岩、花岗岩、砂岩、火成岩等,多为扁平的石块,大小不等,大多为长35、宽25、厚5厘米或长30、宽15、厚10厘米的石块。视建筑情况的需要,在台体的不同部位放置有木,木为松木,直径5-12厘米。台体高5.2米;底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长5米;顶部亦呈长方形,南北长3.2、东西宽3.1米。烽火台东壁中部修筑的一道石砌台阶,其上半段修砌在东壁的壁面上,台阶大致宽0.5、深0.15、高0.2-0.3米,下半段是在台体外侧用石头砌略呈扇形斜坡状的基础,并在上面修砌台阶,其上宽1.5、下宽1.9、高1.3、长.7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程度一般。东、西、南外侧的包石部分坍塌,暴露出内部的填充土。烽火台东壁上的登台台阶局部坍塌。损毁原因主要为自然坍塌等。该烽火台是一个单独的烽火台,周边没有相关的烽火台与之相连,也未见其他遗迹,故其性质待考。”2022年3月11日拍摄。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07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镇麻巴村麻巴滩草山的尔吉沟口,地处扎马山北的山体前端。青海省明长城调查中描述“烽火台地理位置,东至松巴峡、西至贵德城、北到河北尕让乡方向的情况均能一览无余。台体北临贵德县通往尖扎县坎布拉的柏油公路0.1千米,北距黄河0.5千米,黄河北岸贵德县尕让乡阿什贡村与此相望。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1.4-1.7米,剖面呈梯形。阿什贡烽火台是在自然堆积的黄褐土夹杂有片石的山丘上找平,就地取材台体用片石垒砌外壁,其内填充含有碎石的黄褐土,采用了石土两种材质修筑而成。火台的底部铺设较大的石块,有砂岩和火成岩。填充土呈层理结构,每层厚0.15-0.2米,未发现夯筑现象。外侧包石的石材有页岩、花岗岩、砂岩、火成岩等,多为扁平的石块,大小不等,大多为长35、宽25、厚5厘米或长30、宽15、厚10厘米的石块。视建筑情况的需要,在台体的不同部位放置有木,木为松木,直径5-12厘米。台体高5.2米;底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长5米;顶部亦呈长方形,南北长3.2、东西宽3.1米。烽火台东壁中部修筑的一道石砌台阶,其上半段修砌在东壁的壁面上,台阶大致宽0.5、深0.15、高0.2-0.3米,下半段是在台体外侧用石头砌略呈扇形斜坡状的基础,并在上面修砌台阶,其上宽1.5、下宽1.9、高1.3、长.7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程度一般。东、西、南外侧的包石部分坍塌,暴露出内部的填充土。烽火台东壁上的登台台阶局部坍塌。损毁原因主要为自然坍塌等。该烽火台是一个单独的烽火台,周边没有相关的烽火台与之相连,也未见其他遗迹,故其性质待考。”2022年3月11日拍摄。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08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镇麻巴村麻巴滩草山的尔吉沟口,地处扎马山北的山体前端。青海省明长城调查中描述“烽火台地理位置,东至松巴峡、西至贵德城、北到河北尕让乡方向的情况均能一览无余。台体北临贵德县通往尖扎县坎布拉的柏油公路0.1千米,北距黄河0.5千米,黄河北岸贵德县尕让乡阿什贡村与此相望。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1.4-1.7米,剖面呈梯形。阿什贡烽火台是在自然堆积的黄褐土夹杂有片石的山丘上找平,就地取材台体用片石垒砌外壁,其内填充含有碎石的黄褐土,采用了石土两种材质修筑而成。火台的底部铺设较大的石块,有砂岩和火成岩。填充土呈层理结构,每层厚0.15-0.2米,未发现夯筑现象。外侧包石的石材有页岩、花岗岩、砂岩、火成岩等,多为扁平的石块,大小不等,大多为长35、宽25、厚5厘米或长30、宽15、厚10厘米的石块。视建筑情况的需要,在台体的不同部位放置有木,木为松木,直径5-12厘米。台体高5.2米;底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长5米;顶部亦呈长方形,南北长3.2、东西宽3.1米。烽火台东壁中部修筑的一道石砌台阶,其上半段修砌在东壁的壁面上,台阶大致宽0.5、深0.15、高0.2-0.3米,下半段是在台体外侧用石头砌略呈扇形斜坡状的基础,并在上面修砌台阶,其上宽1.5、下宽1.9、高1.3、长.7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程度一般。东、西、南外侧的包石部分坍塌,暴露出内部的填充土。烽火台东壁上的登台台阶局部坍塌。损毁原因主要为自然坍塌等。该烽火台是一个单独的烽火台,周边没有相关的烽火台与之相连,也未见其他遗迹,故其性质待考。”2022年3月11日拍摄。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09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火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镇麻巴村麻巴滩草山的尔吉沟口,地处扎马山北的山体前端。青海省明长城调查中描述“烽火台地理位置,东至松巴峡、西至贵德城、北到河北尕让乡方向的情况均能一览无余。台体北临贵德县通往尖扎县坎布拉的柏油公路0.1千米,北距黄河0.5千米,黄河北岸贵德县尕让乡阿什贡村与此相望。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1.4-1.7米,剖面呈梯形。阿什贡烽火台是在自然堆积的黄褐土夹杂有片石的山丘上找平,就地取材台体用片石垒砌外壁,其内填充含有碎石的黄褐土,采用了石土两种材质修筑而成。火台的底部铺设较大的石块,有砂岩和火成岩。填充土呈层理结构,每层厚0.15-0.2米,未发现夯筑现象。外侧包石的石材有页岩、花岗岩、砂岩、火成岩等,多为扁平的石块,大小不等,大多为长35、宽25、厚5厘米或长30、宽15、厚10厘米的石块。视建筑情况的需要,在台体的不同部位放置有木,木为松木,直径5-12厘米。台体高5.2米;底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长5米;顶部亦呈长方形,南北长3.2、东西宽3.1米。烽火台东壁中部修筑的一道石砌台阶,其上半段修砌在东壁的壁面上,台阶大致宽0.5、深0.15、高0.2-0.3米,下半段是在台体外侧用石头砌略呈扇形斜坡状的基础,并在上面修砌台阶,其上宽1.5、下宽1.9、高1.3、长.7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程度一般。东、西、南外侧的包石部分坍塌,暴露出内部的填充土。烽火台东壁上的登台台阶局部坍塌。损毁原因主要为自然坍塌等。该烽火台是一个单独的烽火台,周边没有相关的烽火台与之相连,也未见其他遗迹,故其性质待考。”2022年3月11日拍摄。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贵德县阿什贡麻巴黄河沿烽
BeacontoweralongtheYellowRiver
友情链接: 青林摄影(网易博客) | 藏地影像微信公众号 |
电话:13897162734 18997226648    邮 箱:815530929@qq.com
藏地影像版权所有      征图信息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