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科尔寺,也写成“洞阔寺”,原名全称“东科尔具善楞洲”,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名“东科尔佛教讲修洲”。位于湟源县日月乡东科尔村。明万历四年(1576年),俺答汗在青海湖南岸的察布齐雅勒建成仰华寺。之后特地派人邀请西藏拉萨哲蚌寺法台索南嘉措前来仰华寺参加大法会。万历六年五月,索南嘉措来到仰华寺,俺答汗尊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藏传佛教“达赖喇嘛”的称号从此产生。拉萨哲蚌寺前两任法台分别被追认为一、二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即成为第三世达赖喇嘛。会后,三世达赖喇嘛特派随行的东科尔呼图克图云丹嘉措(二世东科尔活佛)作为自己的代表,跟随俺答汗前往蒙古讲经说法。从此,东科尔活佛作为西藏高僧、达赖喇嘛的代表,在青海湖周边,包括今湟源地区,具有相当大的宗教影响。
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四世东科-多居嘉措创建。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被毁,后清廷下旨重建一些被焚寺院,但严禁东科寺在原地重建。其遗址在今县城东百米处,当地称作“旧寺台”。乾隆元年(1736年),由五世东科尔索南嘉措移建于现址。东科尔寺初建时受到顾始汗的鼎力相助,顾始汗将湟源日月山和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一带的大片土地划为东科寺属地。1665年(清康熙四年),四世东科尔多杰嘉措奉召入京,被清廷封为“文殊禅师”,驻锡京师。自此,历辈东科成为驻京“呼图克图”。清代,该寺建筑规模宏大。其中-府邸备极精美。1737年(乾隆二年),寺院完工后,从北京购回大小镀金铜像千尊,特建楼阁供奉,实系丹噶尔首屈一指之藏传佛教寺院,遂由乾隆皇帝赐金匾,并正式赐名为“特普天邪丹书林”。由此东科尔寺声誉日著。
《丹噶尔厅志》载其“土地之广,田租之多,遍丹邑皆是也。且毗接于西宁县迤西各庄,设立各等苛虐刑罚,权埒官吏而冤横过之。僧徒众盛至百数十人。”
东科寺有六座属寺,本县境内有金佛寺、下拉拉寺、贵德曲乃亥寺,甘肃天祝县天堂寺,肃南马蹄寺。1958年宗教改革后,主要建筑被拆毁。1983年3月30日重新开放,1986年修复琉璃瓦经堂一座5间,维修-府邸48间,僧舍6院24间,经堂坐西朝东。2021年12月13日拍摄。
Dongertemple,RiyueTownship,Hua
|
西宁市湟源县日月乡东科尔 |
 |
Dongertemple,RiyueTownship,Hua |
|
-
石堡故城, 又称铁刃城、大小方台等名,距丹葛尔古城30公里日月乡莫多吉村东200多米,大茶什浪村西南,药水河东高山上,海拔3300余米,西北两侧为悬崖绝壁,南接大山,两方台间有一条狭窄的山梁相连,成为相通的小径。两端隆起略呈马鞍形,山脊中部有排成一字形的一排房基,因狭窄不平,房基用石板垫平,房屋皆为正方形,面积5×5-7×7米之间,共7间,彼此相连无间隙。山脊北端有边长3米、高3米的夯土筑瞭望台。山脊地面散布有大量的砖瓦碎块及较厚的灰烬土。调查时曾在灰土中采集开元通宝铜钱四枚。山下药水河东岸山根下堆积有从山上掉下的大量砖瓦碎片,还有相传称作死人沟、万人坑名称的小地名。据清乾隆《西宁府新志》(卷七)考证,唐开元十七年(729年)在此置振武军,天宝八年(749年)更名为神武军,为唐蕃争战的著名军事要地。以山崖为屏障,台上有7排房屋基址和两座烽火台。曾采集唐"开元通宝"及泥质灰陶片。其附近有哈城、营盘台城、若药城、克索尔城堡等古堡遗址。曾唐军约十万人马攻战只有不到千人的吐蕃军队,结果唐军伤亡过万的代价占领。2021年12月11日拍摄。
Shibaocity(TierenCity,largeand
|
西宁市湟源县石堡城(铁刃 |
 |
Shibaocity(TierenCity,largeand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