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影像
首 页
Home
人物
character
民俗
folk custom
服饰
Clothes & Accessories
建筑
Architecture
风光
Scenery
动物
Animal
植物
Plants
特产
Special products
纪实
Documentary
艺术
Art
专题
special
旧照
Old Photos
收藏
Collection
摄影家
photographer
视频
Video
  相册分类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相册展示 > 建筑 Architecture
  • 西宁市金塔寺
    金塔寺,位于西宁市城中区南大街东侧宏觉寺街宏觉寺对面35号院,始建于17世纪明万历年间。为塔尔寺第一任法台若子日坚措大师的佛堂,清代为塔尔寺属寺。是塔尔寺驻西宁办事处,来西宁或过往僧人常住此寺。1958年时,该寺尚存古佛殿1座,僧舍9间,面积666平方米。南房系佛殿,殿堂内供奉三世佛祖、八大菩萨、十八罗汉及大威德金刚等佛像,主供释迦牟尼佛。阴历四月十六日上午供奉千盏灯,祈愿遣除有顶至无间地狱一切众生的无明黑暗,而现见诸佛菩萨的清净刹土。本世纪二十年代曾由塔尔寺出资整修一新。现古殿尚存,其余皆拆除。1985年该寺重归塔尔寺,由占用单位和塔尔寺出资维修,塔尔寺派人管理。1998年被政府确定为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6月1日拍摄。
    XiningJintaTemple
西宁市金塔寺
XiningJintaTemple
  • 西宁市弘觉寺(宏觉寺)
    弘觉寺,位于西宁市城中区南大街东侧,弘觉寺街路北,现已淹没在高楼大厦之中,只有部分金顶超出周边楼宇。因清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为避讳,曾称为宏觉寺、洪觉寺、红觉寺。《西宁府新志》载,“在城南门内,旧名 ‘妙华庵’,洪武二十三年(1390 )建,永乐十年敕赐额曰 ‘弘觉’”。明代前期,寺院颇受朝廷重视,寺僧札思巴索南嘉措曾受封为国师,多次进京朝贡,以建筑华丽闻名,史载可与有名的葆宁寺媲美,曾在西宁地区冠盖一方。明末塔尔寺和佑宁寺等相继建成,弘觉寺遂被取代,开始衰落。清时成为甘肃拉卜楞寺属寺。该寺一进三院,人山门即护法殿,前院两侧分列钟鼓楼,中院主殿塑有三大菩萨像,另有僧舍18间,全寺建筑占地约4亩。1929年青海建省后,班禅驻青办事处蒙藏招待所曾一度设于此,成为省内蒙藏王公、千百户和上层僧人来宁时的常住地,寺僧人朝拜塔尔寺时寄宿之所。解放后,建筑被毁,寺院被印刷厂占用。1998年近年,被政府确定为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青海省循化县文都大寺活佛接管重建和管理。2020年6月1日拍摄。
    XiningHongJueTemple
西宁市弘觉寺(宏觉寺)
XiningHongJueTemple
  • 西宁市虎台遗址
    虎台遗址,又名南凉虎台遗址,又称“方亭”,老百姓谓之“谎粮墩”,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郊城西区杨家寨,为公元4世纪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凉王在西宁建都时的重要遗迹,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南凉王朝第三代君王溽檀于公元402年,因太子名为“虎”,“虎台”之名由此而来。南凉立国十八载,历三世。隆安元年(公元397年),作为南凉王朝秃发鲜卑部落头领的秃发乌孤始创政权,称西平王,改年号,置百官,都廉川堡(今青海民和)。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徙都乐都。同年酒醉坠马伤肋而亡,谥武王。其弟秃发利鹿孤继位,迁都西平(今西宁),隆安五年(公元401年),称河西王,翌年寝疾,旋卒,谥康王。其弟秃发傉檀袭,称凉王,复迁都乐都。当时,北有北凉,东有西秦,东北有夏,西有吐谷浑。傉檀征戎夏之兵五万余,仗钺誓师,大阅于方亭,东拒西抗,守国十八年,可惜秃发傉檀儿子——虎台,致使国破家亡。公元414年,南凉为西秦所灭。北魏太武帝延和二年(公元431年),秃发破羌兄弟先后投奔北魏,并得到太武帝拓跋焘的善待。不久,保周被封为张掖公,秃发破羌被封为西平侯。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保周叛魏而诛杀。而秃发破羌跟随北魏皇帝英勇善战,屡建奇功,故受北魏皇帝嘉奖而赐予源氏,并加封龙骧将军。从此,秃发破羌改名为源贺,成为南凉后裔的始祖,城东区建国路公园塑有源贺雕像。 虎台原共九层,台下可陈兵10万,台上用于军事检阅,现仅存土丘。现存台高30米,周长360米,当地群众称其为“将台”或“点将台”。 《西宁府新志》中记载,“虎台西去县治五里,有台九层,高九丈八尺”,“相传为凉王所筑,秃发傉檀太子名虎,或是其所筑,或曰将台,极盛时曾陈兵十万检阅”。台的东面有4个高七丈多的土墩,墩与墩之间相距二百一十丈,只有东北角一墩高一丈多,台西面还有相连的6个小墩,不知何时所筑。 现虎台遗址公园塑有“秃发乌孤、利鹿孤、秃发傉檀”“三王”雕塑,有阅兵场、玉玺、青铜鼎、四角有篝火台,北边是将军亭,西南角则为西宁市博物馆。2020年11月11日拍摄
    XiningHutaisite
西宁市虎台遗址
XiningHutaisite
  • 西宁市湟中区总寨堡一号烽火台
    西宁市湟中区总寨堡烽火台,始建于明代,位于总寨镇总寨堡南面山梁上,曾经有四座,现在只剩两座烽火台。2022年5月7日拍摄。
    No.1beacontower,zongzhaibao,Hu
西宁市湟中区总寨堡一号烽
No.1beacontower,zongzhaibao,Hu
  • 西宁市鲁沙尔镇陈家滩二号烽火台
    西宁市鲁沙尔镇陈家滩烽火台,文物部门对湟中区共调查测量烽火台 26 座,陈家滩有两座。此图湟中陈家滩西北山梁(红崖沟大桥(鲁尔寺)北山顶)烽火台2022年5月4日拍摄。
    Chenjiatanbeacontower,lusharTo
西宁市鲁沙尔镇陈家滩二号
Chenjiatanbeacontower,lusharTo
  • 西宁市大通县长宁1号烽火台
    西宁市大通县长宁堡一号烽火台,位于长宁堡遗址碑南面200米处。据青海省明长城调研数据描述:“位于大通县长宁镇长宁村西约1千米、长宁村四社西侧约0.05千米处的台地边缘,烽火台东侧约0.08千米为西宁至大通铁路,东距长宁堡(现在已经消失)1千米;南侧约0.1千米为长宁至岗冲的具乡公路和大通县三中;西面即为景阳川;北面可以远眺大通县桥头镇、老爷山和毛家寨长城、老营庄长城、东门以及老营庄等。台体所在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具有地势高耸、视野开阔等优势,便于远距离观察。烽火台所在区域已经全部开垦为耕地,种植农作物,田埂、地头多栽植杨树,生长冰草、蒿草等野生草本植物。 台体整体为覆斗形,由底向上逐渐收分0.6~1.9米。剖面呈梯形。台体系夯筑而成,夯土土质下部高约1米是以夹杂有少量齐家文化陶片的灰褐色十和粉沙状黄褐十夯筑而成,上部用十质纯净的黄褐色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1~0.14米。台体残高5.5米;底部略呈不规则形,东壁长5.1、南壁长6.4、西壁长7、北壁长3.5米;顶部由于南壁从中心坍塌,平面呈"凹"字形,东壁长3.2、南壁长3.6、西壁长4.2、北壁长2.8米。 该烽火台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四壁均坍塌并被削挖,东壁已削挖成内弧形;南壁中心坍塌,形成一道宽1.3~1.6米的三角状凹槽,纵贯台体,并已成为登台便道;西壁顶端较为完整,底部可以见到明显削挖痕迹;北壁保存较为完整。烽火台位于耕地中,为拓宽耕地面积,削挖台体,造成了台基外露,高悬地表达0.8米。农田浇灌亦破坏了台体基础的稳定。造成烽火台的损毁原因同于上述。 此烽火台位于北川河烽燧线的南端,北与长宁2号烽火台相连。"2022年3月25日拍摄。
    No.1beacontower,changningbao,D
西宁市大通县长宁1号烽火
No.1beacontower,changningbao,D
  • 西宁市大通县长宁堡
    西宁市大通县长宁堡,位于大通县长宁镇长宁村西侧,洪沟、西河以西,景阳水以北,废弃的公路以东区域内。东南角为大通县中学。现遗址完全消失,找不到任何痕迹。只有其南面高台上孤零零的长宁一号烽火台守望已消失的长宁堡。2022年3月25日拍摄。
    Changningbao,DatongDistrict,Xi
西宁市大通县长宁堡
Changningbao,DatongDistrict,Xi
  •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二号烽火台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二号烽火台。据青海省明长城调研数据描述:“位于大通县黄家寨镇平乐村西南约2千米的第三自然村村西的山梁之上。烽火台所在的台地地势高峻,台地下缓坡处均开垦为耕地。烽火台西南与平乐1号烽火台相距0.8千米;北距平乐堡1千米。 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0.5~1.25米,剖面呈梯形。台体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4~0.16米。夯层中平行铺放有边麻、桦树枝。台体残高 2.5米;底部略呈长方形,东西长4.1、南北宽3.6米;顶部坍塌严重,略呈长方形,南北长2.7、东西宽2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台体四壁均被削挖,底部有坍塌堆土。南壁有裂缝,底部有一长方形的盗洞。造成烽火台损毁的自然原因表现为自然坍塌、开裂,人为因素表现为人为削挖等。此烽火台位于北川河烽燧线上,其北连放马沟烽火台,其南接平乐1号烽火台。”2022年3月25日拍摄。
    No.2beacontower,pinglebao,Dato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二号烽
No.2beacontower,pinglebao,Dato
  •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一号烽火台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一号烽火台村,据青海明长城调研数据描述:“位于大通县黄家寨镇平乐村西南约3千米的第三自然村村西的山梁之上。烽火台地处山丘地势高峻、视野开阔。周边台地现已退耕还草还林,台下的缓坡开垦为耕地。烽火台东北与平乐2号烽火台遥遥相望,相距约0.8千米;东北与平乐堡相望,相距1.6千米;烽火台东南约4.1千米为长宁2号烽火台。 本座烽火台由台体及环壕组成。台体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0.5~0.8米,剖面呈梯形。台体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4~0.16米。夯层中夹有桦树枝,枝条直径0.3~1厘米,均按夯层平行铺放。台体残高3米;烽火台底部略呈正方形,边长 3.8米;顶部由于坍塌严重,略呈不规则形,东壁长 2.5、西壁长1.8米,南、北壁长3米。台体外侧有环壕,壕沟距离台体4~4.3米。壕沟剖面略呈"U"形,壕沟口宽2.5、底宽1.8~2、深0.2~0.7米。环壕已坍塌和淤塞填平,壕内生长有密集的冰草、蒿草等植物。未发现壕沟外侧土垄。 烽火台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台体四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底部有坍塌堆土。东壁挖有一处宽1.2、高0.7、进深1.2~2.8米的洞窟;南壁中间及东南角各有一条宽约0.3~0.5米的登台斜径;西侧壁面有削挖痕。损毁原因表现为自然坍塌,人为削挖、踩踏攀爬台体。 此烽火台位于北川河烽燧线上,北连平乐2号烽火台,南接长宁2号烽火台,置于平乐堡西南侧的山顶。”2022年3月25日拍摄。
    No.1beacontower,pinglebao,Dato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一号烽
No.1beacontower,pinglebao,Dato
  •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烽火台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烽火台,位于坪乐堡东面山梁上,呈漏斗形。
    Pinglebaobeacontower,DatongDis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烽火台
Pinglebaobeacontower,DatongDis
  •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据青海明长城调研数据描述:“位于大通县黄家寨镇平乐村村北约0.3千米的土山山坡上。地势高耸、视野开阔。该堡南侧山下,黄家寨镇东流村至清水沟大哈门村的乡间公路及清水沟水自西向东从村中穿过;东0.3千米是自北向南流淌的北川渠。北距上关长城1段6.5千米,距放马沟烽火台2.5千米。南与平乐1号烽火台相距1.5千米,与平乐2号烽火台相距0.98千米。 该堡平面略呈不规整形,东西长64、南北宽38米,周长 204米,面积2432平方米。堡门、堡内设施均消失。有马面2座,分置西墙与北墙。堡墙墙体夯筑,夯层厚0.14~0.16米。堡墙∶东墙长38、南墙长35.6、西墙长33、北墙长64米,墙体底宽3.2、顶宽1、残高3.8~4米。马面∶2座。西墙马面,位于西墙北端,北距西北角1.5米,南北长5.2、东西宽2.2、高4米;北墙马面,位于北墙中部,东西长4、南北宽3.5、高4.5米。 该堡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基本格局清晰可辨,四面墙体有不同程度的损毁。损毁原因以人为破坏为主,堡墙西、南、北墙及北墙马面内侧都有人工取土的痕迹,南墙有21米墙体破坏殆尽;水渠从北墙西段穿过,被人为挖开宽1、高3.9米的豁口。西墙马面南侧因人为掏挖土洞,造成该马面顶部坍塌。自然风蚀较严重,在东墙、北墙表面因风蚀形成了高0.3~1、进深0.2~0.4米的横向凹槽,墙面凹凸不平,表面剥蚀、坍塌的墙土堆积成斜坡,其上生长有冰草、蒿草等野草。 此堡在文献中没有记载,又未发现实物证据,但从堡的平面格局、堡墙的夯层厚度、建筑方式和马面等来判断,推测其始建于明代。”2022年3月25日拍摄。
    Pinglebao,DatongDistrict,Xinin
西宁市大通县平乐堡
Pinglebao,DatongDistrict,Xinin
  • 西宁市大通县古城堡祭祀台
    西宁市大通县古城堡祭祀台,位于大通县桥头镇古城村西面台地上。2022年3月25日拍摄。
    Ancientcastlesacrificialplatfo
西宁市大通县古城堡祭祀台
Ancientcastlesacrificialplatfo
总计 717 个记录,共 60 页,当前第 34 页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友情链接: 青林摄影(网易博客) | 藏地影像微信公众号 |
电话:13897162734 18997226648    邮 箱:815530929@qq.com
藏地影像版权所有      征图信息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