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影像
首 页
Home
人物
character
民俗
folk custom
服饰
Clothes & Accessories
建筑
Architecture
风光
Scenery
动物
Animal
植物
Plants
特产
Special products
纪实
Documentary
艺术
Art
专题
special
旧照
Old Photos
收藏
Collection
摄影家
photographer
视频
Video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相册展示 > 古迹 >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
  •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01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从靳育德先生的文章中得知:通海堡历史上曾几度易名,从明代中期改称镇海堡,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改名为“通海”。它东距西宁约25公里,是湟中区多巴镇管辖下的一个村。城址东西长307米,南北宽243米,设东西二门,两月城有三面,长58米,城高8米,基厚6.4米,顶宽3.2米。汉王朝在今西宁以西设临羌县,初建在今西宁市湟源县南古城,后迁往镇海堡。东汉章帝建初二年,以甘肃武威太守傅育为护羌校尉,移驻临羌,以管理当时遍居青海东部地区的羌人部落。临羌县是汉王朝在青海地区最早设置的四县之一,属金城郡,为湟水上游第一县,到唐代吐蕃势力伸入河曲时改为临蕃城。从明正德四年开始,直到嘉靖、万历年间,西海蒙古成为明王朝心腹之患,当局改临蕃城为“镇海堡”。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小战争无数,新中国成立后,因村镇建设,古城遗址已看不到,只有几块石碑和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火圣庙和关帝庙的部分建筑痕迹。2024/5/30, 拍摄。
    HuangzhongDuobaTonghaiFort(Zhe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
HuangzhongDuobaTonghaiFort(Zhe
  •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02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从靳育德先生的文章中得知:通海堡历史上曾几度易名,从明代中期改称镇海堡,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改名为“通海”。它东距西宁约25公里,是湟中区多巴镇管辖下的一个村。城址东西长307米,南北宽243米,设东西二门,两月城有三面,长58米,城高8米,基厚6.4米,顶宽3.2米。汉王朝在今西宁以西设临羌县,初建在今西宁市湟源县南古城,后迁往镇海堡。东汉章帝建初二年,以甘肃武威太守傅育为护羌校尉,移驻临羌,以管理当时遍居青海东部地区的羌人部落。临羌县是汉王朝在青海地区最早设置的四县之一,属金城郡,为湟水上游第一县,到唐代吐蕃势力伸入河曲时改为临蕃城。从明正德四年开始,直到嘉靖、万历年间,西海蒙古成为明王朝心腹之患,当局改临蕃城为“镇海堡”。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小战争无数,新中国成立后,因村镇建设,古城遗址已看不到,只有几块石碑和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火圣庙和关帝庙的部分建筑痕迹。2024/5/30, 拍摄。
    HuangzhongDuobaTonghaiFort(Zhe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
HuangzhongDuobaTonghaiFort(Zhe
  •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03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从靳育德先生的文章中得知:通海堡历史上曾几度易名,从明代中期改称镇海堡,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改名为“通海”。它东距西宁约25公里,是湟中区多巴镇管辖下的一个村。城址东西长307米,南北宽243米,设东西二门,两月城有三面,长58米,城高8米,基厚6.4米,顶宽3.2米。汉王朝在今西宁以西设临羌县,初建在今西宁市湟源县南古城,后迁往镇海堡。东汉章帝建初二年,以甘肃武威太守傅育为护羌校尉,移驻临羌,以管理当时遍居青海东部地区的羌人部落。临羌县是汉王朝在青海地区最早设置的四县之一,属金城郡,为湟水上游第一县,到唐代吐蕃势力伸入河曲时改为临蕃城。从明正德四年开始,直到嘉靖、万历年间,西海蒙古成为明王朝心腹之患,当局改临蕃城为“镇海堡”。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小战争无数,新中国成立后,因村镇建设,古城遗址已看不到,只有几块石碑和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火圣庙和关帝庙的部分建筑痕迹。2024/5/30, 拍摄。
    HuangzhongDuobaTonghaiFort(Zhe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
HuangzhongDuobaTonghaiFort(Zhe
  •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04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从靳育德先生的文章中得知:通海堡历史上曾几度易名,从明代中期改称镇海堡,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改名为“通海”。它东距西宁约25公里,是湟中区多巴镇管辖下的一个村。城址东西长307米,南北宽243米,设东西二门,两月城有三面,长58米,城高8米,基厚6.4米,顶宽3.2米。汉王朝在今西宁以西设临羌县,初建在今西宁市湟源县南古城,后迁往镇海堡。东汉章帝建初二年,以甘肃武威太守傅育为护羌校尉,移驻临羌,以管理当时遍居青海东部地区的羌人部落。临羌县是汉王朝在青海地区最早设置的四县之一,属金城郡,为湟水上游第一县,到唐代吐蕃势力伸入河曲时改为临蕃城。从明正德四年开始,直到嘉靖、万历年间,西海蒙古成为明王朝心腹之患,当局改临蕃城为“镇海堡”。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小战争无数,新中国成立后,因村镇建设,古城遗址已看不到,只有几块石碑和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火圣庙和关帝庙的部分建筑痕迹。2024/5/30, 拍摄。
    HuangzhongDuobaTonghaiFort(Zhe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
HuangzhongDuobaTonghaiFort(Zhe
  •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05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从靳育德先生的文章中得知:通海堡历史上曾几度易名,从明代中期改称镇海堡,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改名为“通海”。它东距西宁约25公里,是湟中区多巴镇管辖下的一个村。城址东西长307米,南北宽243米,设东西二门,两月城有三面,长58米,城高8米,基厚6.4米,顶宽3.2米。汉王朝在今西宁以西设临羌县,初建在今西宁市湟源县南古城,后迁往镇海堡。东汉章帝建初二年,以甘肃武威太守傅育为护羌校尉,移驻临羌,以管理当时遍居青海东部地区的羌人部落。临羌县是汉王朝在青海地区最早设置的四县之一,属金城郡,为湟水上游第一县,到唐代吐蕃势力伸入河曲时改为临蕃城。从明正德四年开始,直到嘉靖、万历年间,西海蒙古成为明王朝心腹之患,当局改临蕃城为“镇海堡”。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小战争无数,新中国成立后,因村镇建设,古城遗址已看不到,只有几块石碑和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火圣庙和关帝庙的部分建筑痕迹。 2024/5/30, 拍摄。
    HuangzhongDuobaTonghaiFort(Zhe
湟中多巴通海堡(镇海堡)
HuangzhongDuobaTonghaiFort(Zhe
友情链接: 青林摄影(网易博客) | 藏地影像微信公众号 |
电话:13897162734 18997226648    邮 箱:815530929@qq.com
藏地影像版权所有      征图信息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