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影像
首 页
Home
人物
character
民俗
folk custom
服饰
Clothes & Accessories
建筑
Architecture
风光
Scenery
动物
Animal
植物
Plants
特产
Special products
纪实
Documentary
艺术
Art
专题
special
旧照
Old Photos
收藏
Collection
摄影家
photographer
视频
Video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相册展示 > 曲麻莱县寺院 > 曲麻莱河喇嘛寺
  • 曲麻莱河喇嘛寺01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08/7/25,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01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02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08/7/25,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02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03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08/7/25,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03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04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1/10/25,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04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05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1/10/25,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05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06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1/10/25,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06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07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8/9/22,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07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08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3/11/16,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08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09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6/5/6,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09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10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8/9/25,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10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11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8/9/25,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11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12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8/9/25,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12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13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8/9/25,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13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14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8/9/25,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14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15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9/1/26,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15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16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9/1/26,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16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17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9/1/26,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17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18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9/1/26,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18
QumalaiRiverLamaTemple
  • 曲麻莱河喇嘛寺19
    曲麻莱河喇嘛寺,亦称“活喇嘛寺”,法名“多昂协周旦宁达吉楞”,意为“显密讲修永存兴旺洲”,1988年十世班禅大师为该寺赐名“河唐扎西秋尕楞”,意为“河 唐吉祥法喜洲”。《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描述:位于秋智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公里色吾河畔的色吾让热青桑热居地方,原属布居部落所辖河喇嘛部落的宁玛派寺院,主供孜玛、当青等神像。原址位于今秋智乡西40公里的色吾曲河畔,20世纪80年代移建今址。母寺为今四川的佐钦寺,子寺有本县贝洒肖、布居肖、噶陀、改巴肖、哈秀肖、多仓、热仓、俄仓肖等8座宁玛派小寺。该寺由原哈秀部落的热仓喇嘛(1906—1959年)和热仓部落的布庆喇嘛(18951959年)合建于1951年。1949年,果洛、四川等地的然仓、俄仓、多仓、改巴、贝沙、哈秀、托等部落因战乱或部落内部纷争等原因先后迁来曲麻莱,投靠米福堂(1906-1976年),从而形成布居部落管辖的8个部落,统称“布居麻”或“布居日哇”。后来,米福堂出任哈姜盐池设治局局长,当地称他为“布居县长”,其驻地附近居民称之为“布居玛”。后按果洛藏语方言,“布居玛”音转为“河喇嘛”。1949年马步芳驻军从哈姜盐池所在的河塔撒走,米福堂所辖部落遂迁居河塔(曲麻莱县旧址)一带。1951年哈秀部落头人哈秀乐布命人将大藏经《甘珠尔》刻在石头上以此为基础,垒起一座巨大 的藏经嘛呢石堆供人们信仰,是为河喇嘛寺的前身。1951年,米福堂将查日麻、多日麻、塔娃等部落牧民和居住在千户府邸周围的牧民统一编为河喇嘛部落,安排了头人,并在河塔嘛呢石堆旁建成河喇嘛寺该寺初名“然仓啦嘛多哈”或“布庆啦嘛多哈”,亦称“河塔贡巴”,意为“河塔寺。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1883-1937年)与米福堂交往甚密,曾命名河喇嘛寺为“霍托秋嘎扎西楞”。1952年,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进藏路过此地,曾为该寺主持开光安神仪式,至今保留着当时为班禅大师专门建造的石头宝座。此 后,在布庆喇嘛的主持下,该寺逐年扩建,成为米福堂所辖9个部落的最大寺院,每年9个部落的僧俗群众在这里聚会一次,每次集会僧侣多达600余人。该寺原来内部设有两个宗教机构,即俄巴扎仓(密咒学院)和拉香扎仓。现俄巴扎仓已消失,仅存拉香扎仓。1958年前,该寺有帐房经堂1顶,转经轮房1间,嘛呢石堆1处,佛塔8座,僧舍20多间。嘛呢堆长约300米,宽约5米,高约4米,僧舍类似窑洞,有些僧侣住帐房。当时共有僧侣60多人,其中活佛6人,即布庆喇嘛、佐钦堪布、然仓喇嘛、尼玛多杰、布庆久旺和达哇多杰。1958年及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关闭。1981年8月24日该寺重新开放,建成18柱经堂1座,4柱佛堂1座,4柱伙房1间,库房2间,转经轮房1间,佛塔2座,嘛呢石堆3处,僧舍21排50间。现有僧侣35人,其中活佛2人:智格尕德,1944年生,今四川省德格县查查区那多乡人,1958年前在多仓部落帐房寺当活佛,1958年后回乡劳动,1981年河喇嘛寺开放后来该寺当 寺主,现任县政协委员;尼玛多杰,1943年生,系曲麻莱然仓部落人。2019/1/26, 拍摄。
    QumalaiRiverLamaTemple
曲麻莱河喇嘛寺19
QumalaiRiverLamaTemple
友情链接: 青林摄影(网易博客) | 藏地影像微信公众号 |
电话:13897162734 18997226648    邮 箱:815530929@qq.com
藏地影像版权所有      征图信息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