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
图片ID :ZDYX000028936
图片类别:古迹
摄影师:QL
授权模式:PE
图片尺寸:8192 x 4608
图片大小:13.18 MB
图片价格:RMB260
图片说明:西宁市大通区长宁堡一号烽火台,位于长宁堡遗址碑南面200米处。据青海省明长城调研数据描述:“位于大通县长宁镇长宁村西约1千米、长宁村四社西侧约0.05千米处的台地边缘,烽火台东侧约0.08千米为西宁至大通铁路,东距长宁堡(现在已经消失)1千米;南侧约0.1千米为长宁至岗冲的具乡公路和大通县三中;西面即为景阳川;北面可以远眺大通县桥头镇、老爷山和毛家寨长城、老营庄长城、东门以及老营庄等。台体所在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具有地势高耸、视野开阔等优势,便于远距离观察。烽火台所在区域已经全部开垦为耕地,种植农作物,田埂、地头多栽植杨树,生长冰草、蒿草等野生草本植物。
台体整体为覆斗形,由底向上逐渐收分0.6~1.9米。剖面呈梯形。台体系夯筑而成,夯土土质下部高约1米是以夹杂有少量齐家文化陶片的灰褐色十和粉沙状黄褐十夯筑而成,上部用十质纯净的黄褐色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1~0.14米。台体残高5.5米;底部略呈不规则形,东壁长5.1、南壁长6.4、西壁长7、北壁长3.5米;顶部由于南壁从中心坍塌,平面呈"凹"字形,东壁长3.2、南壁长3.6、西壁长4.2、北壁长2.8米。
该烽火台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四壁均坍塌并被削挖,东壁已削挖成内弧形;南壁中心坍塌,形成一道宽1.3~1.6米的三角状凹槽,纵贯台体,并已成为登台便道;西壁顶端较为完整,底部可以见到明显削挖痕迹;北壁保存较为完整。烽火台位于耕地中,为拓宽耕地面积,削挖台体,造成了台基外露,高悬地表达0.8米。农田浇灌亦破坏了台体基础的稳定。造成烽火台的损毁原因同于上述。此烽火台位于北川河烽燧线的南端,北与长宁2号烽火台相连。"2023/9/15,拍摄。
关键词:西宁市 大通区 长宁镇 长宁村 长宁堡 一号烽火台 烽燧 烽堠 烟墩 墩台 土墩 古迹 遗址 Ancient site of Yandun mound earth mound, No. 1 beacon tower, changningbao village, Changning Town, Datong District, Xining City
图片张数: 12/18 |
|
|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相册展示 > 古迹 > 西宁市大通县长宁1号烽火台 |
|
西宁市大通区长宁堡一号烽火台12 No. 1 beacon tower, changningbao, Datong District, Xining City |
西宁市大通区长宁堡一号烽火台,位于长宁堡遗址碑南面200米处。据青海省明长城调研数据描述:“位于大通县长宁镇长宁村西约1千米、长宁村四社西侧约0.05千米处的台地边缘,烽火台东侧约0.08千米为西宁至大通铁路,东距长宁堡(现在已经消失)1千米;南侧约0.1千米为长宁至岗冲的具乡公路和大通县三中;西面即为景阳川;北面可以远眺大通县桥头镇、老爷山和毛家寨长城、老营庄长城、东门以及老营庄等。台体所在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具有地势高耸、视野开阔等优势,便于远距离观察。烽火台所在区域已经全部开垦为耕地,种植农作物,田埂、地头多栽植杨树,生长冰草、蒿草等野生草本植物。
台体整体为覆斗形,由底向上逐渐收分0.6~1.9米。剖面呈梯形。台体系夯筑而成,夯土土质下部高约1米是以夹杂有少量齐家文化陶片的灰褐色十和粉沙状黄褐十夯筑而成,上部用十质纯净的黄褐色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1~0.14米。台体残高5.5米;底部略呈不规则形,东壁长5.1、南壁长6.4、西壁长7、北壁长3.5米;顶部由于南壁从中心坍塌,平面呈"凹"字形,东壁长3.2、南壁长3.6、西壁长4.2、北壁长2.8米。
该烽火台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四壁均坍塌并被削挖,东壁已削挖成内弧形;南壁中心坍塌,形成一道宽1.3~1.6米的三角状凹槽,纵贯台体,并已成为登台便道;西壁顶端较为完整,底部可以见到明显削挖痕迹;北壁保存较为完整。烽火台位于耕地中,为拓宽耕地面积,削挖台体,造成了台基外露,高悬地表达0.8米。农田浇灌亦破坏了台体基础的稳定。造成烽火台的损毁原因同于上述。此烽火台位于北川河烽燧线的南端,北与长宁2号烽火台相连。"2023/9/15,拍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