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
图片ID :ZDYX000028534
图片类别:古迹
摄影师:QL
授权模式:PE
图片尺寸:6284 x 7102
图片大小:31.36 MB
图片价格:RMB560
图片说明:湟中县拦隆口镇民联烽火台,位于湟中县拦隆口镇民联村北0.62千米处的大墩梁上,有大小不等近十座烽火台。《青海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描述:“该烽火台向西遥望拉沙峽口,东北山下为西纳川,西北1.15 千米处的山场中为峽口村五社。台体所在处为一突起的土包,周围均为耕地,四面堆士上长有沙辣、杂草等。烽火台位于长城内侧,西距拦隆口镇峽口长城1段3.54千米。该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约1.85-2.05米,剖面呈梯形。台体系在自然基础上找平后就地取材,用黄土、灰褐色士夯筑而成,夯层厚0.15-0.23 米;夯层中发现有枉木孔洞,孔径0.1-0.25 米,一般每隔两层夹有数根桩木。台体残高5.3米;底部平面呈正方形,边长6.6米;项部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2.9、南北宽2.5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台体顶部中央人为挖有一直径1.2、深0.9米的大坑,其北侧插有一杆幡。东壁顶部中央坍塌呈宽 0.8米的豁口,有攀爬痕迹,其下坍塌堆土高3.5米;南壁上部大面积坍塌,壁下坍塌堆士高2.2米,壁上准木孔洞较多,有鸟窝;西壁自顶部向下高约1.5米部分坍塌近直,表面凹凸不平,有横向风蚀四槽,且有众多的枉木孔洞区虫孔,底部中央偏南人为掏有一高 1.3、宽0.7、深0.8米的洞,壁局部悬空;北壁保存较好,表面有片状剥离现象,上部有一乌窝。损毁原因以自然因素的破坏为主,人为因素次之,主要表现为自然坍場、动物破坏、片状剥离、风蚀及人为掏挖、攀爬、不合理利用等。
《西宁志》记载:“西宁卫领墩七十有四,守瞭军三百四十五名……老掣山嫩城西七十里。”“城〞指西宁卫城,在今西宁市城中区。民联烽火台东南距西宁卫城约36千米,无论从方位、距离来看都与此烽火台基本吻合,依此推测该炼火台即为“老掣山墩”。该炸火台应为明代所建,该烽火台位于西纳川西侧的山梁之上,地势高耸,视野开阔,周围远近环境一览无余。烽火台西面为拉沙峽,从其所处位置来分析,应为峽榨性质的烽火台。拉沙峽内如发现敌讯,送立即报警。”2023/8/22, 拍摄。
关键词: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民联烽火台、老掣山墩、烽堠、烟墩、墩台、土墩、古迹、遗址 Xining City, Huangzhong County, Lanlongkou Town, Minlian Beacon Tower, Laozhaoshandun, Fenghou, Yandun, Duntai, Tudun, Historic Sites, and Sites
图片张数: 5/14 |
|
|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相册展示 > 古迹 > 湟中县拦隆口镇民联烽火台 |
|
湟中县拦隆口镇民联烽火台05 Minlian Beacon Tower in Lanlongkou Town, Huangzhong County |
湟中县拦隆口镇民联烽火台,位于湟中县拦隆口镇民联村北0.62千米处的大墩梁上,有大小不等近十座烽火台。《青海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描述:“该烽火台向西遥望拉沙峽口,东北山下为西纳川,西北1.15 千米处的山场中为峽口村五社。台体所在处为一突起的土包,周围均为耕地,四面堆士上长有沙辣、杂草等。烽火台位于长城内侧,西距拦隆口镇峽口长城1段3.54千米。该烽火台整体呈覆斗形,由底部向上收分约1.85-2.05米,剖面呈梯形。台体系在自然基础上找平后就地取材,用黄土、灰褐色士夯筑而成,夯层厚0.15-0.23 米;夯层中发现有枉木孔洞,孔径0.1-0.25 米,一般每隔两层夹有数根桩木。台体残高5.3米;底部平面呈正方形,边长6.6米;项部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2.9、南北宽2.5米。烽火台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台体顶部中央人为挖有一直径1.2、深0.9米的大坑,其北侧插有一杆幡。东壁顶部中央坍塌呈宽 0.8米的豁口,有攀爬痕迹,其下坍塌堆土高3.5米;南壁上部大面积坍塌,壁下坍塌堆士高2.2米,壁上准木孔洞较多,有鸟窝;西壁自顶部向下高约1.5米部分坍塌近直,表面凹凸不平,有横向风蚀四槽,且有众多的枉木孔洞区虫孔,底部中央偏南人为掏有一高 1.3、宽0.7、深0.8米的洞,壁局部悬空;北壁保存较好,表面有片状剥离现象,上部有一乌窝。损毁原因以自然因素的破坏为主,人为因素次之,主要表现为自然坍場、动物破坏、片状剥离、风蚀及人为掏挖、攀爬、不合理利用等。
《西宁志》记载:“西宁卫领墩七十有四,守瞭军三百四十五名……老掣山嫩城西七十里。”“城〞指西宁卫城,在今西宁市城中区。民联烽火台东南距西宁卫城约36千米,无论从方位、距离来看都与此烽火台基本吻合,依此推测该炼火台即为“老掣山墩”。该炸火台应为明代所建,该烽火台位于西纳川西侧的山梁之上,地势高耸,视野开阔,周围远近环境一览无余。烽火台西面为拉沙峽,从其所处位置来分析,应为峽榨性质的烽火台。拉沙峽内如发现敌讯,送立即报警。”2023/8/22, 拍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