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
图片ID :ZDYX000027219
图片类别:建筑-古迹-城门
摄影师:QL
授权模式:PE
图片尺寸:8000 x 6000
图片大小:14.39 MB
图片价格:RMB560
图片说明:西宁拱辰门(北城门),公元758年到公元1227年,西宁为吐蕃、唃嘶啰、西夏、金所争夺,元朝时西宁相对稳定,明中央政权进入青海,为保障河湟及青海牧区的安定,明洪武六年(1373)正月,明朝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洪武十九年(1386年),长兴侯耿秉文率领军士割原西宁州城之半筑城,城呈方形,城墙高为五丈(16米),厚亦五丈(16米),城四面各开东、南、西、北四个门,并建四门楼。其中,北门原址在今北大街最北端,因当时北门与湟水河相望,北门坡下又有北门泉,又俗称“水门”,故城楼匾题“拱辰”。
西宁卫北门城楼屹立500多年后,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2007年,西宁城中区政府投资900多万元,以历史资料为依据,按原貌修复了西宁北门城楼。拱辰门城楼突出表现民国时期的西北建筑风格,由城台和两层楼组成,城楼为大木结构,彩绘采用汉藏结合的方式,突出表现西北民间风俗。2020年11月13日拍摄。
关键词:西宁拱辰门、城楼、西宁卫、西宁北城门、古迹 Xining Gongchen Gate, City Tower, Xining Wei, Xining North City Gate, Historic Sites
图片张数: 2/11 |
|
|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相册展示 > 古迹 > 西宁拱辰门(北城门) |
|
西宁拱辰门(北城门)02 Gongchen Gate of Xining (Beicheng Gate) |
西宁拱辰门(北城门),公元758年到公元1227年,西宁为吐蕃、唃嘶啰、西夏、金所争夺,元朝时西宁相对稳定,明中央政权进入青海,为保障河湟及青海牧区的安定,明洪武六年(1373)正月,明朝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洪武十九年(1386年),长兴侯耿秉文率领军士割原西宁州城之半筑城,城呈方形,城墙高为五丈(16米),厚亦五丈(16米),城四面各开东、南、西、北四个门,并建四门楼。其中,北门原址在今北大街最北端,因当时北门与湟水河相望,北门坡下又有北门泉,又俗称“水门”,故城楼匾题“拱辰”。
西宁卫北门城楼屹立500多年后,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2007年,西宁城中区政府投资900多万元,以历史资料为依据,按原貌修复了西宁北门城楼。拱辰门城楼突出表现民国时期的西北建筑风格,由城台和两层楼组成,城楼为大木结构,彩绘采用汉藏结合的方式,突出表现西北民间风俗。2020年11月13日拍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