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
图片ID :ZDYX000024684
图片类别:古迹
摄影师:QL
授权模式:PE
图片尺寸:10701 x 6776
图片大小:45.60 MB
图片价格:RMB560
图片说明:大通县城关镇下毛伯胜一号烽火台,位于城关镇西南面山顶,与南面二号下毛伯胜烽火台、北面宽多洛烽火台相望。
据青海省明长城调研数据:下毛伯胜烽火台位于大通县城关镇下毛伯胜村村南约0.2千米的山头上。烽火台所处的小山丘视野开阔,可与北面宝库、新庄,西北的西山、青林,西面的逊让、多林相望。其北距城关镇下毛伯胜村约0.2千米,村内水泥道路与大通至海晏的公路相连,公路以北0.05千米是自西向东流淌的黑林河河水。烽火台东、西、北三面的山体坡度陡峭,东面的坡度在70°以上,不易攀爬。烽火台环壕周边均已开垦为梯田。本座烽火台系由台体与环壕构成。烽火台台体整体为覆斗形,由底向上逐渐收分,收分0.8米。剖面呈梯形台体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0.2米。台体高3.3米;底部呈正方形,边长5.2米;顶部呈正方形,边长4米在烽火台台体南壁有一个类似二层台的夯土建筑,高1.2米;底部为正方形,边长5.3米;顶部为正
方形,边长4米。烽火台外侧有环壕。环壕内侧沟沿距台体东、西、北壁长4米,距南壁长3.6米壕沟口宽2-2.5、底宽0.6、深1.9米,土垄高1.8、底宽1.8米。壕沟除了南边的外侧土垄被毁之外,其余三边壕沟保存较好。
该烽火台整体保存状况一般。东壁北部坍塌形成了洞窟,东、西、南壁均有漏斗形雨蚀冲沟贯穿台体。东、西、北壁底部的坍塌堆土呈斜坡;在烽火台南侧有一条宽2米的小路从西面穿过壕沟沟底,至烽火台南壁转而向北至烽火台。台体壁面有登台脚窝。烽火台位于耕地中,台体及周边被削挖,致局部南侧环壕消失。东侧环壕内有一人为挖掘的土坑,宽1~1.4、深1.2米。损毁原因以自然因素为主,表现为坍塌、裂缝、雨蚀冲沟等。该烽火台山丘之下即为黑林河和北川河,这两条河的河谷均是从青海湖进入大通境内的重要通道,下毛伯胜烽火台修筑在重要的交通要道上,应属要道烽燧。2022/7/8,拍摄。
关键词:大通县 城关镇 下毛伯胜 烽火台 、烽堠、烟墩、墩台、土墩、古迹、遗址 Mao Bosheng's Beacon Tower, Beacon Hous, Yandun, Piers, Mounds, Monuments and Sites in Chengguan Town, Datong County
图片张数: 14/14 |
|
|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相册展示 > 古迹 > 大通县城关镇下毛伯胜一号烽火台 |
|
大通县城关镇下毛伯胜一号烽火台14 No. 1 beacon tower, Mao Bosheng, Chengguan Town, Datong County |
大通县城关镇下毛伯胜一号烽火台,位于城关镇西南面山顶,与南面二号下毛伯胜烽火台、北面宽多洛烽火台相望。
据青海省明长城调研数据:下毛伯胜烽火台位于大通县城关镇下毛伯胜村村南约0.2千米的山头上。烽火台所处的小山丘视野开阔,可与北面宝库、新庄,西北的西山、青林,西面的逊让、多林相望。其北距城关镇下毛伯胜村约0.2千米,村内水泥道路与大通至海晏的公路相连,公路以北0.05千米是自西向东流淌的黑林河河水。烽火台东、西、北三面的山体坡度陡峭,东面的坡度在70°以上,不易攀爬。烽火台环壕周边均已开垦为梯田。本座烽火台系由台体与环壕构成。烽火台台体整体为覆斗形,由底向上逐渐收分,收分0.8米。剖面呈梯形台体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0.2米。台体高3.3米;底部呈正方形,边长5.2米;顶部呈正方形,边长4米在烽火台台体南壁有一个类似二层台的夯土建筑,高1.2米;底部为正方形,边长5.3米;顶部为正
方形,边长4米。烽火台外侧有环壕。环壕内侧沟沿距台体东、西、北壁长4米,距南壁长3.6米壕沟口宽2-2.5、底宽0.6、深1.9米,土垄高1.8、底宽1.8米。壕沟除了南边的外侧土垄被毁之外,其余三边壕沟保存较好。
该烽火台整体保存状况一般。东壁北部坍塌形成了洞窟,东、西、南壁均有漏斗形雨蚀冲沟贯穿台体。东、西、北壁底部的坍塌堆土呈斜坡;在烽火台南侧有一条宽2米的小路从西面穿过壕沟沟底,至烽火台南壁转而向北至烽火台。台体壁面有登台脚窝。烽火台位于耕地中,台体及周边被削挖,致局部南侧环壕消失。东侧环壕内有一人为挖掘的土坑,宽1~1.4、深1.2米。损毁原因以自然因素为主,表现为坍塌、裂缝、雨蚀冲沟等。该烽火台山丘之下即为黑林河和北川河,这两条河的河谷均是从青海湖进入大通境内的重要通道,下毛伯胜烽火台修筑在重要的交通要道上,应属要道烽燧。2022/7/8,拍摄。 |
|
|
|
|
|
|